所有三毛“上前线”——《三毛从军记》(电影绘本版)暨《烽火硝烟中的张乐平漫画》新书全国首发活动圆满举办

通讯员:长江文艺出版社 方苏

发布日期:2025-08-15

  8月13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所有三毛‘上前线’——《三毛流浪记》电影绘本版暨《烽火硝烟中的张乐平漫画》新书全国首发”活动圆满举行。作为“长江文艺出版社·暑期最美阅读课”第二站,本次活动以“经典IP新传承,温故知新读三毛”为核心亮相上海书展,吸引了众多读者齐聚活动现场,在温馨互动中共同追溯三毛经典形象的文化根脉,深切感受三毛精神的时代温度。

活动伊始,长江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主持人陈彦玲热情开场并逐一介绍了到场嘉宾,他们分别是三毛漫画原著张乐平之子张慰军、《三毛从军记》电影导演张建亚以及两本新书责任编辑叶露。 

“希望这些早年的抗日漫画,能成为温故知新的一页文献”,这是张乐平先生在1985年的《我们曾是漫画兵》中写下的愿望。跨越40年时间长河,在本次新书发布会上,嘉宾和读者们跟随张乐平先生的愿望一起温故和重读了三毛,分享了出版这两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叶露身为资深“三毛迷”,当谈及出版新书初衷时,她深情表示这是作为出版人传承经典、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期望孩子们能在阅读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感悟到三毛的乐观、善良与勇敢的精神,让经典文化的力量滋养童年。她特别提到,张乐平先生在烽火硝烟中用画笔镌刻时代,其作品蕴含的情感与热忱,远比技法本身更为动人。

  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从历史纵深处解读了三毛形象的永恒生命力。他指出,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当年父亲笔下三毛在烽火连天之际“上前线”的热血壮举,正是民族危亡关头小人物的勇敢担当。他自豪地认为:“父亲张乐平是一名以笔做武器、战斗不息的、英勇的漫画战士。”《三毛从军记》作为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无文字漫画,经由张建亚导演的电影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如今,他又亲自见证了父亲的作品以电影绘本的形式焕发新生,倍感骄傲——而这份骄傲,不仅是作为子女的骄傲,更是属于一代代万千读者的共同骄傲。

  当被问及《三毛从军记》电影拍摄的初衷时,导演张建亚的分享饱含温情与敬意。他追忆道,童年时的三毛漫画是珍贵的陪伴;成为导演后,即便当时武打片风靡,他仍执着地将所热爱的三毛搬上银幕。“张乐平先生在我心里是中国最伟大的漫画家。”张乐平对于三毛的钟爱深深感染着张建亚,亦让他在电影路上始终坚守“原汁原味还原漫画”的创作宗旨。张建亚坦言电影拍摄力求平衡三毛的童真趣味与乐观坚强——如三毛扛木头的经典桥段,虽拍摄艰辛,但在还原童趣的同时又淋漓展现了小人物的坚韧不屈。当看到《三毛从军记》电影绘本版新书面世时,他坚信:“每个孩子都能从三毛的故事里,体悟到欢乐背后的人生深意。”

  互动环节中,现场观众提问聚焦三毛精神的当代价值,嘉宾们的精妙解答让现场大小朋友真切感受到:三毛不仅是历史印记,更是能照亮现实的精神火种。活动最后的新书签售现场,张慰军与张建亚为现场读者亲笔签名,将这份对经典的热爱化作可珍藏的纪念。

  此次活动让三毛的故事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蓬勃生机。长江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陈彦玲表示,将继续肩负传播经典的重任,让更多如三毛般的经典文化IP,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而对每位现场的读者而言,三毛头顶那标志性的三根头发,不仅是童年记忆的符号,更化作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那份永恒的乐观、勇敢与善良,必将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