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段人生:万卷春秋 |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5-22

  2023年5月12日上午,黄梅戏代表人物杨俊的个人传记《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研讨会在湖北出版文化城举办。该书于2022年8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杨俊曾凭着甜润的嗓音、细腻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被誉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这本传记在中国黄梅戏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杨俊的人生经历与中国戏曲文化艺术史相融合,勾画了杨俊的戏曲人生,展示了一个视艺术为宿命的女性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量。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研讨会现场

 

  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管理处处长周凤荣,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湖北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古新功,长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兵,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志勇出席会议。专家学者郑传寅、沈虹光、杜学文、白燕升、谷曙光、傅谨、周新民、李建华、蔡家园、刘诗伟、杨彬、陈国和、熊唤军、周璐、朱旭到场参会,共同研讨了《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的文化意义与出版价值。

杨俊

 

  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管理处处长周凤荣在致辞中说道:杨俊女士作为黄梅戏传人,多年来用青春和生命在舞台上诠释了黄梅戏的美,她的传记会给广大读者带来人生的启迪和激励,让读者从中体会到黄梅戏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认为:《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一书展示了杨俊多姿多彩、高尚美好的精神世界,本书将激励更多人关注黄梅戏,投身艺术实践,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国斌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兵代表长江出版传媒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对《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高度赞扬:杨俊女士扎根荆楚大地30余年,为湖北黄梅戏拓荒耕耘的进取精神。由她主演的鄂派黄梅戏,拓宽了黄梅戏旦行的表演领域,满足了广大戏迷对黄梅戏的渴求,为振兴湖北黄梅戏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的这部传记值得仔细品读。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兵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戏曲学者郑传寅认为,湖北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在黄梅戏创作中融合湖北本地文化,突出本地特色,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发展战略是可取的。就杨俊来说,她不仅代表着湖北黄梅戏,也代表着全国的黄梅戏,对于这样的剧种代表人物和剧种历史,学术界应予以专门的研究

  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剧作家沈虹光表示,一个剧种需要优秀的演员充当领军人物,而杨俊作为黄梅戏的领军人物,对于湖北的地域文化来说是一面旗帜。《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这部书可以当作历史来读,它还原了杨俊在黄梅戏领域中的事业发展与追求,见证了40年来黄梅戏“回娘家”取得的成绩。

  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杜学文:这本书写出了杨俊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价值,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我们可以感知与接受的艺术家,她敢做敢为敢爱敢恨,有超越一般世俗功利的精神追求,也有对中国戏剧的冷静思考。

  在著名主持人、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白燕升看来,杨俊的外表与个性有反差,她外表柔弱,内心却是一个“长牙的女人。她想干的事一定能干成,她的内心有超越常人的定力和执着;杨俊在舞台上和生活上也有反差,在生活中她是一个比较将就的人,吃穿都比较随意,也不化妆,在舞台上却是一个很讲究的人。作为艺术家,她已可称得上是功成名就,却仍在永不言弃地“折腾”,从来没有放弃进取的态度,也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一直向着心中那个更完满的自己不断求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好书的标准之一是感动人,这部书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它写出了杨俊曲折的人生经历,并有诸多精挑细选、可触可感的细节。作者不是以纯粹旁观者的身份写杨俊,而是带着热爱写的,因此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湖北的一个文化品牌,作为中国黄梅戏的代表人物,杨俊会达到更高的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戏剧专家谷曙光教授:《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一书道出了杨俊女士作为一名杰出艺术家的传奇生涯。杨俊凭借自己的努力让黄梅戏这一剧种变化气质、登堂入室,并紧随时代潮流。该书本身因传主的传奇性才得以成为一部优秀的传记,同时也因优秀的作者而锦上添花。

  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湖北省评协副主席李建华:《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贴近人物,作者王芳通过双重空间的融合叙事,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形象;其次是贴近历史,本书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传记,同时也是黄梅戏这种艺术历史的传记;最后是贴近党,本书从国家整体高度出发,再从湖北省的文化战略出发,谈及了新时代中华文化遗产推陈出新等重要论题。

  湖北省评协副主席、省文联文学艺术院院长蔡家园:这部书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有美感,包含意境美、整体美、装帧美;第二,有精神,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杨俊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天赋和才华,还能看到她作为艺术管理者,对戏剧和未来发展的思考;第三,有温度,作者笔调充满体贴、文字饱含温情,让人感受到同为女性的心灵相通。

  湖北省评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新民:《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首先塑造了传主杨俊女士美与温情俱在的文化人格。其次,作者从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来写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这个时代近40年的文化。最后,本书的意义并非限于一人一书,它述说了一项边缘艺术成为一个时代和一个地方极具特色的艺术标杆的艰辛历程。

  《长江丛刊》杂志社执行主编刘诗伟:《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是值得被阅读、留存和收藏的好书,理由有三:首先,杨俊是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她的艺术经历及成就值得被记录和传颂;其次,传记本身的制作质量高,编排装帧精美讲究;最后,作者王芳完整而清晰地再现了杨俊的艺术人生,充分还原了传主的艺术特点和成就,同时展现了文化背景和传主个人风格。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彬:《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描写了一个将全部身心献给黄梅戏事业的戏曲家,全面梳理了中国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以及湖北黄梅戏“回娘家”的历史,本书既有人物传记的鲜活生动,又有黄梅戏历史的丰富厚重,还包含着女性的成长历史,彰显了奋斗女性的精神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陈国和:《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并非事无巨细地对杨俊个人经历进行描绘,而是有选择地统筹。书中贯穿的始终是杨俊这位杰出艺术家一生的志向,而她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的一生。作品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于杨俊的敬意,杨俊把戏曲当做自己的孩子,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这样巨大的生命能量让人崇敬。

《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主编熊唤军:《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是关于杨俊老师戏曲生涯的传记,它记述了杨俊老师的艺术经历,在几百年黄梅戏历史和当代戏剧发展背景下总结了杨俊的艺术表演风格,呈现了她在黄梅戏艺术史上的地位。本书将传主的生活经历与其艺术生涯交织在一起,既富于艺术史价值也有很强的文学性,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好书。

  长江日报《江花》总编辑周璐:《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传记文学。首先,本作具备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是杨俊个人的成长史,更是湖北黄梅戏的发展史。其次,本书对中国戏剧发展史做出了独有的贡献,黄梅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作品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最后,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杨俊女士的求艺之路,体现了传主对于黄梅戏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

  湖北大学文学院讲师朱旭博士:《听一出戏:杨俊戏曲人生》不仅仅是写一个人,一位女性的心路历程,而且融入了黄梅戏这一剧种的发展,讲述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这本书还是对黄梅戏文化的承载,它能够让读者们看到了黄梅戏守正创新的时代印记,在新时代实现传统文化的复活。

  杨俊在答谢辞中动情地说道:“活着的人还活着,离去的人已经走了,我们要尊重,我们要认真记录身边的人和曾经发生过的事……我从来没有想过用书来记录杨俊,只是用日记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小心思,没想到现在能够有这样一本书……我用善心对待曾经的人和事……”

  作者王芳女士致答谢辞,并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我曾经走在黄冈的街上,武汉的街上,一条街一条街,一棵树一棵树走过去……之前写杨老师写了好几次,却泪流满面写不下去……我写的是我心中的杨俊,对她的书写其实才刚开始,对她的关注还不能停止,我会怀着感情,从外在与灵魂的双重角度继续书写。”

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尹志勇

 

研讨会最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志勇致谢并表示:长江文艺出版社多年来坚持原创立社的原则,打造精品图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获全国性奖项。《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又一部原创精品传记图书,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并希望将来能为更多的作者和艺术家做好服务,多出精品。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 王芳

内容简介

本书为湖北省黄梅戏界的代表人物杨俊的传记。杨俊曾凭着甜润的嗓音、细腻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被誉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本书从杨俊与黄梅戏结缘写起,直到她在事业蒸蒸日上时从安徽到湖北黄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辛勤耕耘,痴心不改,闯出了湖北黄梅戏的一片新天地。由她主演的多出鄂派黄梅戏,拓宽了黄梅戏旦行的表演领域,既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满足了广大戏迷对黄梅戏的渴求。她扎根荆楚大地30余年,为振兴湖北黄梅戏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鄂派黄梅”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

 

作者简介

王芳,笔名蔓草、小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学院签约作家。主攻散文与纪实文学,兼写文艺评论。已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上百万字。著有长篇纪实《天地间一场大戏》、散文集《关城怀古》《拈花一笑》等。

 

                                      (摄影: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