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鲁滨逊(又译为鲁滨孙)不甘安逸的生活,决定出海寻求刺激。他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险,漂落到一个无人小岛,在岛上顽强生存了28年。在这28年间,他经历绝望又重拾希望和信仰,利用现有资源发明创造,于困境中求得生存。他为自己搭建“乡间别墅”,喝到了鲜美的羊肉汤,吃上了魂牵梦萦的烤面包,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重返家园。《鲁滨逊漂流记》入选教育部统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目,这部经典作品既是一次鲜活生动的野外生存挑战,更是一个关于信念、智慧、勇气的动人故事。
第一章 告诫
我一六三二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市的一户富裕人家里。我家并不是本地人,父亲来自德国不来梅地区,刚到英国时他住在英格兰东部的赫尔城,在经商挣得一份可观的财产后,就停了生意,定居到了约克市。在这里他娶了我母亲,我母亲的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因此被称作鲁滨逊·克罗伊兹奈尔;由于英国人一说“克罗伊兹奈尔”这个德国姓就走调,于是我们被叫成了“克鲁索”,家人之间我们也这么称呼,书写姓名时也这么写,我的朋友们也总是这么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曾是驻扎在佛兰德斯佛兰德斯,西欧一历史地名,包括现在比利时北部和荷兰西南部。的英国步兵中的一名中校,声名远播的洛克哈特上校曾经指挥过他们团,他在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法国北端一靠海城市,古时属佛兰德。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死在了战场上;至于我的二哥,我至今都没有他的下落,就像我的父母亲对我后来的情况一无所知一样。
作为家中的小儿子,我没有学着做过任何的行当,从很小的时候起,我的头脑里就充满了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我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他让我受良好的教育,让我上寄宿学校,后来又进了乡村里的免费学校,一心想着让我将来学法律;可当时的我只想着出海,什么也不愿意做;我的这一癖好不仅叫我开始强烈地抵制父亲的意愿,违抗他的命令,而且对母亲和朋友们的恳求和劝说,也完全置之不顾。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在我天生的脾性里似乎就隐伏着某种致命的东西,它直接导致了后来降临到我身上的种种灾难。
头脑睿智、行事慎重的父亲事先察觉了我的想法,他严肃地开导我,给了我不少有益的教诲。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他得了痛风病,行动不太方便),就这个问题对我进行了诚恳的劝诫。他问我,除了想要出去闯荡,我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离开家乡和自己父亲的家,在这里我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推举,有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过上闲适、愉快、富裕的生活。他跟我说,想要外出冒险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穷困潦倒者,另一种是雄心勃勃、家财万贯者,这两种人都是想凭借从事非同一般的事业发迹,或是出人头地,而这两种情况,一种是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另一种则是我不应该去俯就的;我的境况是在这两者之间,或者说是平民阶级中的上层。依据父亲多年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最适宜于人的幸福,既不必像人类中的劳力者那样拼力干活、遭受苦难艰辛,又能免遭权贵者由于高傲、奢侈、贪婪和猜忌倾轧所造成的恶果。他告诉我,通过下面的这一事例我就可以判断出我生活得有多么幸福了,那就是人人都会羡慕我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国王们不得不忙于国家大事,他们常常抱怨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幸,希望他们自己能活得既不卑贱,也不伟大;智者祈祷时,总是希望不要受穷,也不要太富有,这说明他们也把我现在的生活看成是真正幸福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