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微电子教授摇身一变竟成了研究纯粹数学的专家、国际围棋大师、生物工程权威……如此复杂的知识系统是如何兼容在一个人类大脑中的?他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惊人的变化?行驶在高速公路的车辆在一片亮光闪过后完全解体,车上的教授一个失踪,一个重伤,是谁造成了这桩惨案,真是UFO吗…… 本书是两院院士潘家铮的短篇科幻小说合集,包括《偷脑的贼》《高科技杀手》《UFO的辩护律师》等。其作品构思缜密、情节跌宕、悬念丛生,让人欲罢不能。
潘家铮,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土木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原资深院士,科幻作家。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代序
星 河
科学家与科幻文学,本应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就全球范围而言,很多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与科幻文学都息息相关。有些人对阅读科幻小说和欣赏科幻电影酷爱有加,有些人则对科幻艺术发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而有些人则亲自动笔创作。以职业科学家身份从事科幻创作的,在欧美国家其实不少,但在中国这类作者却相当罕见,可谓凤毛麟角,而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创作科幻者,中国惟潘家铮一人。
潘家铮是一位科学家,我国著名的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负责过很多重要的水利工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专业领域之外,潘家铮还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数量丰富,质量上乘,深受读者喜爱。
潘家铮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从事科幻创作的,处女作发表于1992年,继而笔耕不辍,并数次结集出版。2006年12月14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笔者在内的与会者都对潘家铮的科幻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潘家铮去世之后,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了《潘家铮全集》,笔者又有幸担任其中《科幻作品集》分卷之主编。时隔三年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中部分科幻精品结集出版,令人十分欣喜。事实上《潘家铮全集》是对这位学者一生工作的总结,大部分分卷均为相关专业的学术文章,除专门研究者一般人或许了解不多,而将其中部分科幻作品单独结集,更有利于将这些作品推向社会,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